何兆武先生1921年生于北京,先后任職于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等單位,長期從事歷史哲學和思想史研究,并分別自英、法、德文翻譯了大量西方經典著作,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和翻譯家。
何兆武先生的重要譯作包括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的《思想錄》、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合譯)、康德的《歷史理性批判文集》、柏克的《法國革命論》等西方思想文化史經典著作,均納入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他后期還獨自或與朋友合譯了《歷史的觀念》、《歷史哲學導論》和《18世紀哲學家的天城》等一大批重要的西方當代史學理論著作,在我國思想界產生很大影響。
何兆武先生的學術翻譯,以其數量之多、質量之高、范圍之廣、影響之大,構成了推動當代中國思想演進和學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為漢語學界“西學”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引導眾多年輕學子領略西方學術的魅力,進入西方學術的殿堂。
梁良興,1932年生于廣東省梅縣,長期在外文出版社英文部從事中英翻譯、審定稿工作,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的對外傳播事業。他先后擔任過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漢英對照《大中華文庫》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學翻譯委員會顧問、全國翻譯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等專家職務,2005年獲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頒發的“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
梁良興先生在5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翻譯、審定了數千萬字的漢譯英作品,內容涉及政治、文化、史地、醫藥等眾多領域,還多次參加黨和國家重大會議文件的翻譯和審定稿。他獨立或合作完成的重要譯著有:《中國現代文學史略》、《中國通史綱要》、《中國手冊叢書·中國地理》、《中國手冊叢書·中國文化》、《中國藏學書目》等,審定的主要著作包括《新中國大百科全書》、《西藏密宗藝術》、《香港歷史概要》、1980-2004年共14年的《中國》以及國務院新聞辦所發表的數十本政府白皮書等。退休之后,梁良興先生依然執著于對外傳播翻譯事業,為國家重點對外出版工程等項目審讀了大量英譯著作。
郝運先生本名郝連棟,1925年生于河北大城縣,長期在上海譯文出版社從事法譯中工作,翻譯出版了大量法國著名長、中、短篇小說,為我國的外國文學翻譯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2002年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授予他“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他曾任中國法國文學學會顧問,現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
郝運先生自上世紀50年代起踏上翻譯之路,主要譯著包括:《巴馬修道院》、《紅與黑》、《企鵝島》、《黑郁金香》、《磨坊書簡》、《都德小說選》等法國經典文學作品;與他人合譯的主要作品有:《三個火槍手》、《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左拉中短篇小說選》、《法朗士小說選》、《瑪戈王后》等。他早年還擔任過《法漢詞典》的責任編輯。
上述三位翻譯家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勤奮的工作精神書寫了光輝的翻譯人生,是老一輩中國翻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愿廣大中青年翻譯工作者能夠以他們為楷模,繼承和發揚他們的優良傳統,努力學習和工作,為構建繁榮、和諧、民主、文明的現代化中國、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事業作出貢獻。
中國翻譯協會
2015年4月20日
2015年4月20日